最近在與個案工作的時候,聊到因為人生遭逢變故,家人決定要赴美照顧他幾個月。
我馬上問:「這次第一次爸媽來美國同住嗎?」
他彷彿沒有想過這是一件需要特別去思索的事情。但我們細細探索下去,發現原來其中有許多他在心裡隱隱有顧慮,卻因為沒有覺察到有可能會產生壓力,所以並沒有細究。
今天我想要談一談這個所有移民(包括我自己)會遇到的課題,希望能夠提高大家對這個議題的瞭解和覺察。
設定適當期待
要記得你所認識的對方,是上次見面的樣子,就算是每天視訊,沒有一起相處,仍然會失去對於對方變化的掌握。
尤其是經過疫情的困頓,再加上有些移民遇到簽證上的困難,有些人一隔五年沒有回家。你可能不知道父母現在身體衰弱的程度,不知道父母現在心中的罣礙。父母上次見到你還是單身學生,而如今成家立業,甚至也為人父母。
在還沒見面以前,不要期待一見面就知道該怎麼辦。
設定適當的期待,給新生活的起始一點空間去摸索。
預留時間空間調適
要記得家人來訪長住也是一個生活上的重要轉變(transition),要預留時間空間讓大家調適。
需要多長的時間、空間、甚至心理能量,視情況而定。跨洋來訪,大部分的人都要調時差,就不會一下子活動從早排到晚。如果有年幼的孩子,那還要注意那個年紀需要的發展需求,需要幾次午睡?要什麼環境哄睡?要多少時間暖身?如果有長輩,要注意身體上的變化或者是對新事物的接受度。
找出新生活韻律
經過了初見面的蜜月期,前面幾天或一兩週的磨合期,接下來就是要找出盡量平衡大家需求的新生活韻律。
如果是一兩週的短暫來訪,通常大家都會在比較興奮的狀態。但是幾個月的同住,需要找到平衡之道,尤其在矽谷,往往大家住在公寓裡,空間和時間的分配顯得更為重要。
舉例來說,當我的公婆來訪時,我們找到一個早上可以平衡大家需求的方法。公公的需求是要每日花時間完成一套早操鍛鍊身體,而婆婆在早晨的身心狀態是一天中最適合跟寶寶玩的時機。所以早晨這段時間婆婆固定在客廳和寶寶玩,公公就可以在房間內單獨完成早操。
新生活的韻律有時候會自然成型,但是如果內心有較好的覺察,儘早找出大家的需求和相應的解決之道,進而找到家庭系統新的運作模式,常常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衝突。這也是在我的治療工作裡時常被討論到的議題。
當家人長時間住在一起時,挑戰與溫馨並存,找到適合彼此的相處模式才能讓這段時光成為珍貴的回憶。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在不斷磨合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和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