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財經網紅喜歡提倡大家要增進自己的financial literacy,有知識才能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才能運用正確的知識管理財富。那麼對於自己的心理狀況,你的psychological literacy以及mental health literacy及格嗎?
我在與初次接受心理治療的個案工作時,在療程初期,時常會依照個案的需要提供對應的基礎心理學知識,來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情況。在做內在工作時,最可怕的是看不到的敵人。知識就是力量,給你指認出癥結的力量,才能帶來改變的機會。
亞裔移民對於基礎心理健康和情緒教育的概念,往往因為過去在成長環境中缺乏機會學習而較薄弱,我常對此感到可惜,很多時候只要有多一點點了解,就能減少許多對心理疾病或困境的誤解,多一分對自己的接納,也多一分對彼此的同理。有了正確的知識,才有機會在關鍵時刻正確應變,更重要的是在問題剛萌芽時就能有覺察,並著手微調,而不會到了事態嚴重到完全失控才發現難以挽救。
這也是我在這裡寫文章的初衷,希望能讓更多人有機會用更貼近日常的概念或語彙來理解和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因為身處在矽谷,我大部分的個案投身於科技產業。在這個迷戀創新、效率、改變世界的環境中,許多人一直問要怎麼減少壓力,但是細問下去,卻發現他們要著手的應該是減輕工作或生活要務的份量。這裡每個人都過載啊!我怎麼能夠休息呢?
在這種情況之下,生活與工作的「界線」溫水煮青蛙般地消失。華人文化中崇尚刻苦以及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價值觀,讓自我照顧(self-care)變成罪惡感的來源。
我常常邀請我的個案們,把自己心理狀態想像成銀行存款一樣,是浮動的;就像銀行帳戶有時有進帳,有時有支出。如果銀行帳戶的存款很低,就容易焦慮不安。同理,如果你的心理銀行帳戶此時此刻很低,那麼這時你的抗壓性或者應變能力就會變低。
有些人喜歡用數字(例如0~100分)來標定自己的心理狀態,容易去比較自己在不同情境、不同時期的狀態。有些人喜歡視覺意象,就可以用「紅、黃、綠燈」的標定方式快速給自己一個概念。
無論用哪種方法,當你嘗試停下來、問問自己,就表示你有能力關心自己的內在狀態,並且有意識地評估自己的心理狀態。讓我們從日常小事之中,慢慢學習和鍛鍊我們的基礎心理知識以及技巧,從覺察開始邁向自我成長!